

近日,以“解码南社时代精神,赋能张堰古镇更新”为主题的2025南社论坛在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社区学校举行。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文史学界、南社后裔、文化机构及本地各界代表,共同回溯南社光辉历史,探讨其时代精神的当代价值,为张堰古镇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活动上,在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、南社后期主任姚光之子姚昆遗等见证下,“南社人物和书目征集计划”正式启动。该计划旨在广泛收集南社相关人物信息与作品书目资料,丰富南社文化研究素材,为传承和弘扬南社精神提供坚实的史料支撑,推动南社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。
值得注意的是,南社的首份重要文献《南社启》正是由创始人之一高旭于1909年在张堰的“万梅花庐”写成,本次论坛会场距那里仅百米之遥,凸显了张堰与南社深厚的历史渊源。
为表彰在南社文化传承过程中作出贡献的团体与个人,论坛为坐落于张堰镇的中侨职业技术大学、华师大三附中、张堰中学的南社学生推广大使代表,以及来自本镇的南社文旅友好家庭代表和南社银发合作社团代表(长宁区墨缘书画社、虹口区红叶书画院、徐汇区琴叶艺术团),颁发了纪念证书,以期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南社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。

在主旨发言环节,葛剑雄以《从南社出发:看见金山,发现张堰》为题,从独特的视角出发,深入剖析了南社与金山、张堰之间的紧密联系,引发了在场听众对地方历史文化价值的再思考。
论坛特别设置了纪念环节,聚焦南社人与百年张堰图书馆的深厚情缘,姚光之子姚昆遗、陈陶遗曾孙女陈颖、陈去病外孙张夷等嘉宾,共同追忆了南社先贤与张堰图书馆的历史交集。

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现场举办了张堰图书馆百年纪念仪式,在张堰图书馆百年前旧址之上,重新展示张堰图书馆的藏书印章。数本历经沧桑回归故地的张堰图书馆旧藏也在现场展示,令人感慨。
来自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的学生代表,同时也是首批南社学生推广大使,为论坛带来了南社先贤高燮描绘家乡张堰的竹枝词表演,以青春之声传颂古典韵致,展现了南社文学的生命力。
随后的两场圆桌论坛,分别从不同维度探讨了南社精神的当代实践。
第一场圆桌论坛以《传承南社文脉,赋能新时代张堰古镇发展》为主题,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、张堰籍媒体人秋安主持,与文史专家、吴江区南社研究会会长俞前,干祖望长孙干英俊,姚光外孙朱厚中等嘉宾,就南社精神如何具体赋能张堰古镇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。

第二场圆桌论坛以《创意邂逅乡村,如何用创新和创业点亮张堰》为主题,嘉宾们共同探讨了创意与乡村结合的无限可能,也为张堰古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。
宜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